三伏天就要来了,你的身体需要“静静” | 小暑
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
第十一个节气,
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。
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。小暑为小热,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没到最热。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,是指由于出汗多、消耗大,再加之劳累,人们就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俗话说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夏日易出汗,人体消耗大,因此民间认为需要多吃东西补充体能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民间还有“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”的说法。
小暑过后,气温高、湿度大。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,经过露打雨淋,含水分较多,表面看上去是干的,可是经太阳一晒,温度升高,便会向外散发潮气,在上面坐久了,可能诱发痔疮、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。
所以,注意不要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。
天气炎热,人们容易烦躁不安、爱犯困。这一时节,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,养护好心脏。心为五脏六腑之首,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。
平心静气,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,使气血和缓,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,也符合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配料:荷叶10克、土茯苓10克、扁豆10克、猪苓10克、泽泻10克、薏米10克。
做法:用上述材料煲成消暑汤或粥,或甜或咸,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配料:新鲜绿豆芽500克、花椒10克、植物油与白醋各10毫升、食盐3克。
做法:豆芽洗净,沥干水,油锅烧热,花椒入锅,烹出香味,将豆芽下锅爆炒,倒入白醋,继续翻炒数分钟,起锅时放入食盐,装盘即可。
功效:清热解毒、疗疮疡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配料:豆皮2张、植物油10毫升、香油10毫升、食盐3克、葱2根。
做法:豆皮切丝,葱洗净、切丝。油锅烧至6成热,将葱丝下锅,烹出香味,将豆皮丝入锅翻炒,随后放入食盐,炒数分钟后,淋上香油,拌匀起锅。
功效:补虚、止汗。
科普支持: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
符德玉 主任医师
姚磊 主治医师
更多节气阅读☞